10年后,最有出息的孩子一定是這一種(下)
2019-06-24 10:05:26
Jack目前已經著手專利的申請,為投放市場做準備。他希望,世界上能盡早地多保有一位我們摯愛的家人,多保有一位叔叔、一位母親,或者一位兄弟姐妹。在TED 演講臺上,他回顧發明的艱辛過程時說:“我要做的,就是證明給世界看!”任何事情,暴擊在先,飛翔在后。開掛的人生,是勇氣與無畏贏來的。 創新需要靈感,更要持之以恒的探索實踐。Jack 堅信科技的力量,依托編程的技術,傾注勇氣和熱情,全身投入,把原本的不可能變為了可能。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教授高云峰在互聯網大會上說:“編程+實踐,便可以創造萬物”。北京王府學校的2019屆畢業生羅宇康,就是一位學渣逆襲成為學霸的極客少年。一切的變化從小學四年級開始,因為愛玩游戲,羅宇康決定自己也編一款好玩的游戲。從此,他走上了編程之路。剛上初二,他便開始對音樂有了興趣。于是買來電子鍵盤,參照網上的博客,自學樂理,用軟件學習編曲,居然也有模有樣。高一時,他為了搗鼓出適合自己背單詞的程序,研發了一款APP——DEEPER,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移動學習周上大受好評。高三的緊張學習之余,他還幫助學校的生態墻開發了一個自動灌溉系統,作為畢業禮物獻給學校。很難相信,一個中學生,全部靠著自學,摸索完成了這么多的編程項目。在創造的過程中,他的數學、英語、物理等綜合學科也得到知識拓展,學習不再是負擔,而是變成了一件輕松的事。今年,羅宇康收獲了自己心儀的offer——美國普渡大學計算機系。誰能想到,這位陽光自信、對編程有著極致熱情和興趣的少年,也曾有過一段厭學時光和被老師否定的評價:學習經常不在狀態,被老師責罰,無心完成堆積成山的作業,常常逃課......是編程,讓他遇見了一個全新的世界,所有的興趣和熱情被點燃,讓他重拾信心和對學習的熱愛,人生軌跡也因此而不同。羅宇康的成長故事,也許能給家長們一些啟發:為什么不給孩子多一些成長的空間呢?在學習編程的過程中,孩子的創造力得到充分釋放。而且,隨著探索的深入,常常能迸發出新的想法,找到新的思維方式。由此帶來的成就感和自信心,就是孩子最好的持續學習的動力。這就是編程教給孩子的,應對未來變革的重要技能。對于只懂日?;倦娔X操作的很多家長來說,編程是高冷、復雜而神秘的代名詞。其實,學習編程,就是學習人機對話的能力。是一種與計算機交流溝通的思維方式。而人與計算機溝通的能力,被稱作“機商”,即計算機商數。所以,可以把編程看作是一門“外語”,它是通往人工智能時代的唯一語言。掌握編程技術的孩子,才能成為未來人工智能時代人機協作的主導者。編程教育的“颶風”,早已席卷全球。目前,全世界有超過24個國家將編程納入中小學必修內容。奧巴馬曾指出:“編程應當與ABC字母表同時教學”。英國的教育大綱規定,5~16歲兒童必修編程課。歐洲多個國家,包括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,已經將編程納入課程大綱。每個國家都希望將來能在世界人工智能領域占有一席之地。近年來,我們國家也陸續出臺了發展編程教育的多項舉措:2017年,國務院明確要求在中小學設置人工智能課程。2018年,教育部提出將信息技術納入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。2019年,教育部發布通知,人工智能教育在中小學大面積試點。繼去年多個省的高考數學試題首次出現編程題目之后;剛剛落下帷幕的高考,數學卷也再現編程題。(全國I卷理科數學第8題)(全國III卷理科數學第9題)我們對孩子進行編程教育,不是讓他們在未來與機器競爭,而是為了實現“人機協同”。在《智識分子》這本書里,在說到人類如何才能戰勝人工智能時指出:人類的優勢在于,“像嬰兒一樣去學習”的能力。嬰兒的探索能力與生俱來。編程就是一個創造性的探索過程。讓孩子學會把復雜問題分解成各種小問題,通過反復嘗試,最終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辦法。未來20年、30年,會編程的孩子,即使面臨各種各樣的挑戰,也能在成長路上,創造未來,做自己的主人!
查看更多